前些日子又跟另一半有了爭執,因他是創作工作者,所以工作時間本來就不固定,如果沒有工作,他都會陪我一起就寢。不過他最近迷上了德雲社的相聲,常常是一看就停不下來。因此常常拖到深夜都還未見到他的人,為此引發了我們的爭執。因為我們的作息不太一樣,所以我很珍惜也很喜歡在睡前一起談心的時刻,如果是因為工作,那也無可厚非,但是今天我覺得他是因為其他不重要的小事而忽略了我。在經過爭吵冷靜以後,我們終於好好溝通去釐清彼此的想法,得到了「這世界根本沒有絕對等於這件事。」
當我知道他不是在工作而是因為在看影片而不願意來陪我說說話時,表面上我展現的是好吧……有點沮喪的狀態,但是在經過細細地討論時發現,我為甚麼會沮喪呢?在他說他想要看影片,還不想進房間時,我大腦的奇怪翻譯機啟動了,我覺得「他就是不想陪我才沒有來的,如果他有想要陪伴我,早就來陪我了,不需要我說。」我不知道你們會不會覺得這段對話有種似曾相似的既視感?他其實在兩人的關係中很常出現,例如:「你怎麼可以這樣,你是不是不愛我了?」但是,沒有一件事是絕對等於的阿!他今天想要看影片,只是因為當下他想看影片,後序的翻譯大部分其實都是我們腦補的結果,最後我們還因為自己腦補的內容而感到沮喪,不是很吃虧嗎?還記得這件是發生的前幾天,友人其實才跟我談論了類似的問題,他說他男友難得放假,想跟朋友出門,她覺得男友都沒有考慮到她,她很難過。我說,愛一個人,你一定會希望他快樂對吧?那今天他跟朋友出門,他會感到快樂,為甚麼你卻反而覺得難過呢?其實這也是腦袋的奇怪翻譯機作怪。會有「難道他不想陪我嗎?」、「跟朋友出去比較快樂嗎?」、「朋友比我還重要嗎?」等等的腦補翻譯,然後我們就困在了這樣的情緒裡,但其實對方只是很單純的想跟朋友聚一聚,後續的這些解釋其實從來沒在對方心中出現,那你說要怪誰呢?他真的都沒有想到你或是考慮到你嗎?還是你自己那麼認為呢?
在我們從小受的教育中,很多事都是有標準答案的,非黑即白,但是在社會中;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存在許多灰色地段,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有感情,每一件事也都參雜很多的變素,如果我們將在學校面對學業或是考試的那種邏輯思維帶到與人的相處中,不只會苦了另一半,也會讓你痛苦不已。生活中各式各樣的事情,其實都跟這奇怪的翻譯機有關,「為甚麼我考得不好,是不是我比較笨?」其實只是因為他理解的比較多。「為甚麼他比較受歡迎,是不是因為我長得不好看?」很多很多的自我懷疑,除了因為不自信外,更多是因為我們腦補的結果。當我們放棄這種束縛我們自己的思考方式後,會發現我們可以接受這個世界更多的可能性,也能更客觀的看待許多事。也許我們都不完美,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可以去欣賞做得比我們好的人,去效仿、去學習。但是不要對他人的行為有過度的解釋,最後將自己作繭自縛,對誰都沒有好處,也不會改變任何結果。